無論是陳浩基〈陰陽盲〉裡除了少數人之外所有人都能看到鬼、與鬼溝通,殺人案更因為死者能直接指證的緣故大幅減少的世界。
我寧願做過多的防護,也比防護過少好。現在大家檢測出來的,根本都是瞎說的。

綠黨政治人物覺得他的反對意見黨內人士沒有人願意傾聽,所以乾脆和大家一起上街示威。問起她的耳機,她說是女兒送給她的生日禮物,藉此她常常聽有關疫情的資訊。她不斷地搖著頭重複地說,「傳染就是沒有了,核酸試劑都是騙人的,根本不要去相信。打開《時代周報》,也有好大的篇幅在報導許多人上街示威反對防疫措施。」是啦,十四天以後如果病到要去住加護病房,十四天過了,照說是沒有太大傳染力。
社群媒體上也常看到,許多人認為生意不能做,更甚於死幾個人。法官認為在戶外活動安全無虞,她讀很多報告,都支持這個論點,強制要求需要保持法定距離,根本無意義。9月22日中國北京地方法院判處被稱為「任大砲」的任志強18年有期徒刑,其罪名為貪污、受賄、挪用公款和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等。
民營企業家雖擁有較高經濟地位及社會聲望,但在政治地位卻相對偏低,這導致民營企業家具有政治參與動機,希冀黨國透過政治吸納與政治安排方式進入各級人大及政協、成為黨代表,通過進入黨國體制而獲得政治保護傘,獲取政策優惠、銀行融資及土地變更之便利等。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民營企業已由2010年1家增加到2018年28家。然而,習近平主政下的黨國體系不斷介入市場干預,江澤民時期所強調的「三個代表」理論,所謂「先進生產力」在「國進民退」的意識型態壓制下,導致「私企退場論」瀰漫,更強化私營企業主的政治與經濟不安全感。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主政時期曾提出「三個代表」,倡議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廣大利益、先進文化及先進生產力,其中先進生產力恰指民營企業家,這為民營企業家入黨及參與政治提供意識型態及理論上的合法性基礎。
同樣地,中國社會從再分配經濟邁向市場經濟轉型,社會階層分化趨向多元性,及促進社會流動快速形成,這理論上意味著黨國權力的削弱和私營企業主階層崛起。私營企業主在接觸中央與地方官員產生也會產生「自我設限」、「自我審查」,避免成為官員權力鬥爭及腐敗下「祭品」。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華爾德(Andrew Walder)和戴慕珍(Jean C. Oi)曾針對城市國有企業和鄉村企業進行研究,指出中國政治運作並非是極權主義、利益集團政治,而是「庇護關係」運作下的新傳統主義政治,存在不平價的利益交換關係。此即黨國為私營企業主提供經濟利益和政治保護,私營企業主則為政府和官員提供財稅增長、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甚至提供不當經濟利得及尋租(rent-seeking)機會,雙方「關係性合意」形塑出非正式的政商利益關係。王達偉(David Wank)研究即提出「共生性庇護關係」概念,指出私營企業主並非單向依賴黨國,雙方為相互依賴的共生關係。然而,私營企業數量超過32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7600萬戶。
民營經濟從弱變強不斷發展壯大,貢獻50%以上財政稅收、60%以上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技術創新成果,及80%以上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企業數量。中國社會作為新興社會階層的私營企業主崛起,被視為其公民社會中相對於黨國國家機器之外的社會力量,兩者關係是存在扈從依賴或是相對自主性存在爭論關係私營企業主在接觸中央與地方官員產生也會產生「自我設限」、「自我審查」,避免成為官員權力鬥爭及腐敗下「祭品」。中國社會作為新興社會階層的私營企業主崛起,被視為其公民社會中相對於黨國國家機器之外的社會力量,兩者關係是存在扈從依賴或是相對自主性存在爭論關係。
此即黨國為私營企業主提供經濟利益和政治保護,私營企業主則為政府和官員提供財稅增長、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甚至提供不當經濟利得及尋租(rent-seeking)機會,雙方「關係性合意」形塑出非正式的政商利益關係。尤其習近平強調建立親清型政商新關係,加強反腐敗運動,防止不當錢權利益交換網絡及共同體滋生。

這種庇護關係既然存在於國有工廠和鄉鎮企業中,也存在於市場轉型過程中的私營企業。無論是黨國中央或地方,並不能容許民營企業家挑戰黨執政權威及批判領導階層。
同時主張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完善政策執行方式,尤其是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民營企業已由2010年1家增加到2018年28家。然而,習近平主政下的黨國體系不斷介入市場干預,江澤民時期所強調的「三個代表」理論,所謂「先進生產力」在「國進民退」的意識型態壓制下,導致「私企退場論」瀰漫,更強化私營企業主的政治與經濟不安全感。同樣地,中國社會從再分配經濟邁向市場經濟轉型,社會階層分化趨向多元性,及促進社會流動快速形成,這理論上意味著黨國權力的削弱和私營企業主階層崛起。儘管許多民營企業倚靠及依賴黨國及地方政府而發展,然一旦威脅及挑戰黨及政府權威,也會遭致具強制性合法國家機器處置之。可以說, 私營經濟成為推動中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變成創業就業主要領域、技術創新重要主體、國家稅收重要來源。
王達偉(David Wank)研究即提出「共生性庇護關係」概念,指出私營企業主並非單向依賴黨國,雙方為相互依賴的共生關係。民營企業家雖擁有較高經濟地位及社會聲望,但在政治地位卻相對偏低,這導致民營企業家具有政治參與動機,希冀黨國透過政治吸納與政治安排方式進入各級人大及政協、成為黨代表,通過進入黨國體制而獲得政治保護傘,獲取政策優惠、銀行融資及土地變更之便利等。
私營企業主政治參與程度雖提高,但政治影響力難以高估 民營企業政治參與型態位階、層級不高,並未能取得政策主導,儘管民營企業主雖享有相對優勢經濟地位,仍欠缺法律保護其社會政治地位。確實存在少數私營企業家敢於批判黨國體制及領導高層,但大部分則是對共產黨統治,選擇噤若寒蟬,中國私營企業主的政治參與功效其作用與影響,恐怕與西方政治發展經驗有所不同。
然而,私營企業數量超過3200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7600萬戶。這等於是對那些敢於批判政府的民營企業家,給予嚴重警告訊號,即使貴為「紅二代」、「官二代」或與高層領導具有很深網絡關係的任志強,一旦涉及批判最高領導人及觸犯政權容忍底線,縱使曾經與黨國高層具有千絲萬縷般緊密關係,也會被整頓、割除,藉此殺雞儆猴產生「寒蟬效應」。
之後,雖然習近平宣稱「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對其進行政治安撫,藉由肯定其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成果及力量。西方政治學者Barrington Moore曾謂:「沒有資產階級,就沒有民主」,顯示在市場轉型過程會出現自主並與國家權力相抗衡的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存在與為民主政治發展前題,成為民主的推動力量。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主政時期曾提出「三個代表」,倡議中國共產黨代表人民廣大利益、先進文化及先進生產力,其中先進生產力恰指民營企業家,這為民營企業家入黨及參與政治提供意識型態及理論上的合法性基礎。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華爾德(Andrew Walder)和戴慕珍(Jean C. Oi)曾針對城市國有企業和鄉村企業進行研究,指出中國政治運作並非是極權主義、利益集團政治,而是「庇護關係」運作下的新傳統主義政治,存在不平價的利益交換關係。
這顯示私營企業主為追求經濟利益,寧願選擇與政府官員溫和接觸與合作,而非在政策上進行公開叫陣、抵制與對抗。9月22日中國北京地方法院判處被稱為「任大砲」的任志強18年有期徒刑,其罪名為貪污、受賄、挪用公款和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等。
民營經濟從弱變強不斷發展壯大,貢獻50%以上財政稅收、60%以上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技術創新成果,及80%以上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企業數量。當私營企業主以政治接觸方式結交於黨政精英,一旦結盟的政治精英在政治權力競逐中失利,也會影響該民營企業發展
亞伊爾・拉皮德|Photo Credit: 以色列新聞局(Haim Zach) 2012年,當年快滿49歲的拉皮德創辦「未來黨」(Yesh Atid),為了成立這個號稱走中間路線(註2)的政黨,拉皮德費盡心思在以色列各地尋找各種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囊括了拉比(註3)、前國家安全局領袖、學者、記者、律師、維權人士、衣索比亞裔等。中間派的亞伊爾・拉皮德(Yair Lapid) 「未來黨」(Yesh Atid)創始人兼領袖亞伊爾・拉皮德出生政治世家,父親湯米・拉皮德(Tommy Lapid)生前是以色列著名的記者及政治人物,於1999年至2006年領導世俗政黨「革新黨」(Shinui)。
過去一年,拉皮德再次來勢洶洶,與政壇新秀甘茨(Benny Gantz)的新政黨搭檔,組成「藍白聯盟」,企圖擊敗納坦雅胡,終結他多年總理生涯。2014年底,拉皮德被總理納坦雅胡開除,卸下財政部長一職。以色列國防軍的新冠肺炎應變小組|Photo Credit: 以色列國防軍(IDF) 數週以來,每週都有聚集在各地的抗議人潮。8月份失業率持續上升,從7月的5.1%來到5.4%,封城措施只會讓失業、減少收入或沒有收入的人數增加。
財政部估計,封城一個月將會給經濟帶來43億至57億美金的損失。這次封城預計將持續三週,適逢猶太人的幾個重要節日(Jewish High Holidays),包括新年、贖罪日與住棚節等。
作為在野領袖的拉皮德,在過去幾個月內,不斷批評納坦雅胡在平衡疫情控制與經濟等內政上的失敗,還抨擊納坦雅胡是「猶太人史上最會製造分裂的領袖」(the most divisive lead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Jewish people)。他還批評拉皮德在經濟、國防等議題上,缺乏清晰的願景。
拉皮德最為鮮明的立場之一,其實是承繼父親湯米對哈雷迪猶太教政黨的反對。媒體與評論者也紛紛臆測,究竟哪位政治人物可能在「後納坦雅胡」時代崛起。 |